潮新闻 记者 梅玲玲 汪媛“家中明明有人,快递员却连电话都不打,直接把包裹塞进代快递服务站或智能柜,物流信息赫然显示已投递”家住衢州双港街道的叶女士作为孕期网购高频用户,常遇到“被签收”现象她不禁纳闷,按理说,自己在电商平台网购商品,实际上已支付了送货上门的费用,物流平台也理应完成他们的承诺。
消费者为什么享受不到送货上门服务?
快递送货上门本是行业标准我国快递业首部行政法规《快递暂行条例》明确规定,如果快递员想要把快递放在快递柜或代收点,必须事先征得收件人的同意2024年3月1日,新修订的《快递市场管理办法》正式实施,第28条第3款明确规定,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,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,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、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。
新规实行了一年多时间,实际情况如何呢?“不送货上门,反成了快递行业‘潜规则’”家住荷花街道的吴女士说,自己居住的片区,不论是“三通一达”还是顺丰等快递,快递员习惯于“不告而放”有几次,没注意查看手机短信,包裹存放超过24小时,不仅要支付超时费,网购的生鲜食品由于未及时取件而导致变质。
而且未经事先约定便将快递直接放入自提柜,消费者无法当场验收货品,这样一来,一旦出现商品损坏等问题,维权也会变得更困难近日,记者从电商平台购买了一件商品,卖家从诸暨发货,选用的是顺丰快递结果第二天,记者到电商平台查物流信息,显示当天上午9:29快件已派送成功。
但从始至终,记者既没收到电话,甚至到了晚上8点半,取件码信息还迟迟未收到,于是联系了快递员他在电话中告知记者,信息平台发生故障,当天好多顾客反馈没收到取件码既然新规这么明确,为何快递配送上门的最后这段路,依然走得那么不顺畅?在采访中,几家不同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均表示,“包裹派送量多,送货上门,时间来不及。
”“现在,大部分人也习惯了到快递柜或快递服务站取件的方式,同时,也有效提高了他们快递员的投递效率”一位快递员告诉记者,日常每天的投递量维持在两百件左右,多的时候有三四百件,若一一送上门,时间显然不够,且未完成投递,公司还有相应的处罚措施。
所以他们宁可选择花费3-5毛的成本把包裹放到快递柜或快递服务站“今年以来,平均每月接到的投诉量约在260件,主要聚焦在快递的服务质量方面”衢州市邮政管理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,当遇到拒绝送货上门的情况时,消费者可以联系快递公司客服,要求将快递送至约定地址,若与快递公司协商未果,可以拨打12345或12305积极维权。
“目前很多快递企业将成本压缩到极限,快递企业将压力转嫁到加盟网点和驿站,最终由消费者承担服务体验上的落差,这也是投诉的根本原因”物流专家赵小敏指出,消费者的选择需求正在倒逼行业优化随着快递“反内卷”破局战打响,近日全国多个地区快递业逐步上调价格。
快递费上涨,能否破解“最后100米”配送难题,给消费者带来服务升级?“涨价能否取得预期效果,关键仍在于消费者是否认可其‘物超所值’的服务体验”在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所经济师李昊看来,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推出差异化产品,可以构建个性化与分层服务体系。
例如,提供经济型“标准快递”、精准时效的“准时达”、夜间收派的“夜间派”服务,以及包括专属客服和定制包装在内的“尊享寄”方案,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与用户需求精准匹配只有平衡好成本、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关系,才能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,真正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快递服务的需求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扫一扫关注我们